櫻桃週報 EP05: 英文文法到底學不學?

文法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議題一直困擾著台灣的學生。我們先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文法」。

文法的存在其實是要讓非母語的人士更快的找到這個語言的使用方式。

我常常聽到很多學生跟我說:「老師我不想學文法,我想要直接學對話。」但是很奇妙,我曾經在不教任何基礎文法的狀況之下,直接帶學生練對話,這當中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包含很多動詞的變化學生無法理解;無法自己變通應用。學生們大概的英文狀況是,東會一點,西會一點,並沒有完整的語法架構,說句子也是憑感覺,不管練了多久的會話課,句子總是處於模糊的狀況,需要老師幫忙訂正。

過程,說實在有點痛苦,過了幾個月,我決定,還是讓他從基礎語法學起!因為當我告訴他正確應該怎麼表達時,他腦子會有很多問號,他會不知道為什麼要加這個,為什麼要這樣說(比如這邊為什麼動詞要+ing, 為什麼要+to 等等之類的問題),也因為他沒有上過我的語法架構,導致我跟他解釋的時候,他也一知半解。

​你也有以上的問題嗎?

說到文法的重要性,我就想起了我幾年前在英國自助的事情。來找我學英文的很多學生,大部分有80-90%的人,都是為了能夠自助旅行。

其實我之前也沒有真正到很遠的地方自助旅行過,一直到2017年,我有個非常愛旅行的學生跟我說:「老師你的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規劃自助旅行呢?時間自由英文又好,實在沒理由不自助啊!」就被她這麼一說,我就決定自己規劃一趟16天去英國的旅行,順便也體驗一下,這中間到底需要用到多少程度的英文。

第一次自助選擇來到倫敦和蘇格蘭,當時也想說把這次的旅行經驗,融入課程。老實說,自助旅行會遇到的不只語言問題,還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問題。不過會了英文,讓我能夠迅速的找到人來幫忙解決我遇到的問題。比如,我去住民宿的時候,能夠很順利跟房東溝通一些住宿的細節;搭地鐵要儲值時能迅速找到儲值機器按照指令,完成儲值;點餐的時候,可以詢問服務生有關菜單上的細節;買衣服試穿有問題,可以再多問一點有關商品的細節;去超市可以依照指標迅速找到想要的物品(因為國外超市都很大);了解店員說的退稅流程⋯等等。如果更有勇氣一些,主動和外國人聊天,也能交到新朋友!

像我從倫敦搭火車去愛丁堡的時候,認識了坐隔壁的一位老太太,我和她聊天,她是一位退休的廚師,孩子們在倫敦工作,她常搭火車來往探望她的孩子。我們從英國飲食,聊到彼此國家的天氣,和教育(因為我跟她說我在台灣是老師)。

也藉這個機會,我問她說:「英國人還需要學文法嗎?」「您覺得文法重要嗎?」她說:「我覺得文法很重要,只可惜當地的學校老師沒有很注重在這一塊,加上現在科技發達,大家用打字,加上通訊社群軟體發達,越來越少閱讀寫字,所以很常詞不達意,或是因為文法不夠好,容易在語言理解上造成誤會。」(她本身是很喜歡閱讀的,一路上,在我跟她閒聊之前,她看著一本小說)。

其實她的回答,讓我非常的驚訝,當時的我,還以為我會聽到他說,文法沒有很重要!因為對母語人士來說,這些早已習慣成自然了。但是經由跟她聊天之後,我又更深信我的教育理念了。

就這樣哈不啷噹聊到她家都快到了,趁她下車之前,我們互留了email(她說她是old-fashioned,只喜歡打電話,寫信或和朋友見面,不愛臉書,只有email)就這樣,認識了一個和藹可親的外國人。

下車時,她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祝我旅途順利,我想,這會是個難忘的緣分!我們的對話也讓我印象深刻至今。

還好當時有合照呢!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學語言不是應該要從聽說讀寫的順序嗎?沒錯!這個是學語言最無痛的方式,但現實當中除非你身處在那個語言的環境,否則就會學得四不像,原因為何呢?就我這十幾年的教書經驗,我把學語言分成以下兩種情況:

先天環境習得(母語的方式)​
這個就很像是母語的學習方式,還記得我們小學的時候也是從聽父母所說的話,開始學習語言,所以在還不認識字之前,我們透過聽和說來溝通,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的可以讀和寫。這個就是透過「環境」學習語言,雖然感覺很「不知不覺」,可是這種方式是必須要花非常長的時間來習慣和練習的。之前有很多學生跟我分享,他們曾經到國外學語言學校短的三個月長的兩年都有,這種就是想要透過環境想要自然而然學會英文。不過,我會遇見他們,代表這個方式並沒有讓他們的英文成功地進步。

大家知道為什麼嗎?不是這個課程不好,而是利用環境學習英文,本來就必須花非常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而且回來之後又都是講中文,在沒有經過「理解」基本的英文和中文的不同之前,就直接去練對話,其實道理就跟我剛剛直接教學生練對話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他們說,回來沒多久之後就又回復原來的樣子了。這種方式,對大人來說,學習的時間成本會非常的高,相對的,這個非常適合小孩子,因為小孩子大部分的時間就是花在學習呀!

然而,我們這個年紀出社會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必須要工作,有些還要照顧家庭,在完全沒有一個基本架構的狀況之下,還伴隨著逐漸衰退的記憶力,這樣的方式常常會讓大人在學習英文的時候感到心有餘力而不足。我常常在很多新同學的測驗上,看到他們寫學英文超過了兩年以上,甚至是10年的都有,但他們卻還是沒有辦法正確且完整的說/寫出句子,這些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就是以為,他們可以用環境的方式學習英文,卻沒有考慮到真實的情況就是,他們根本很難撥出這麼多的時間在英文上。這個就是大人在學習英文的時候,若想利用自然而然就會說的方式,很容易遇到瓶頸,除非要能夠克服現實的障礙,非常有自制力的去執行每天練習英文。

後天學習(學外語)​
我們在學非母語的時候,一定會先從發音開始,慢慢練習詞語,再來進階組成句子。

為了了解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當中,會遇見什麼樣的問題,櫻桃前兩年決定學了韓文。韓文對我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語言,大家都知道它的樣子就是圈圈和很多筷子,對我來說就很像很多來自火星的符號,比起我的學生來學英文,我的狀況真是艱難太多了,因為英文在台灣來說,大家在小時候還是都有接觸過,所以最最基本的字母大多都還有概念。我學韓文是連他們的字母都不認得,再加上我也不常看韓劇,所以我當時對韓文是一無所知。

在學了幾個月之後,開始會看得懂韓文,也發現他們的發音方式跟英文很像,但是語法差很多。我的老師一開始也是用會話書的方式,就像大多數人學英文那樣,從第一課「我是韓國人開始。一開始學習的時候會教很簡單的問候,再加上一些很基本的句子,藉由這個句子介紹裡面的文法。一開始學習都還蠻順利的,就像我的學生大多數都是會簡單地溝通,但是我發現半年之後就開始卡關了。隨著學的文法越來越多,我開始混淆了,再加上我常常看到句子,想要翻成韓文的時候,腦子都會呈現一片空白,這個狀況,不就跟我的學生們是一模一樣嗎?​

我當時上韓文課是一週一次,因為我非常的忙碌,所以我都是上完課的時候馬上複習老師剛剛教的,然後一週會再找一到兩次,整理課本的筆記。我曾經跟我的老師討論過,是否可以告訴我中文和韓文之間的關係或者是句子相對的位置,不過,當然這樣的要求沒有實現,所以我很快就放棄上課了,會話書裡面有太多句子裡面用到的文法是我完全不理解的,因為例句裡面難免都會用到還沒有教到的文法。之後我就在書局找了韓文的文法書,而且是經由主題的方式所歸納的,甚至還有一本文法書就是在對照中文的相對位置,看完之後我就覺得清晰很多了。

所以以我的例子,如果我直接用會話書的方式學習,沒有先釐清韓文語法一些大方向的概念,想必我一定每天都得花很多時間在韓文身上,來建立我自己的韓文語感。當時因為我沒有太多時間,我在平時工作就利用聽韓文歌學了很多很多的單字,這些歌曲我都是空耳歌詞,很多都是聽到整首會唱,但是不太知道意思,不過我也不在意,我會把那首歌的中文翻譯找出來,並且稍微對照一下,因為我聽的歌大部分都是抒情歌,很多單字都會在不同的歌曲重複的出現,所以老師上課有提到類似的單字的時候,我就會跟歌曲有所聯想,我對於那個單字的印象就會非常的深刻。

只不過,有了單字,可是語法的概念不清楚,要說句完整的句子,很容易就會腦子打結了。這就像我很多學生,一開始可能可以用很多的單字來溝通,但想要做變化或是更精準的話,就會非常有困難,這樣的情況,完全跟我的韓文是一模一樣的窘境啊!

假設我們在學第二外語之前,能夠理解它和母語的不同,再記憶和練習,想必會事半功倍吧!加拿大知名學習大神Scott Young在「超速學習」的書裡面提到學習地圖三步驟「理解→記憶→練習」就能讓學習是最有效率的。櫻桃發現很多人在學英文的時候,都直接跳到第二個步驟,也就是忽略第一個最重要的「理解」,透過機械式的練習,想直接把語法記下來,這就是為什麼學了很久,還無法靈活應用。

​「自然而然會講」的先決條件是:你得天天花時間跟英文在一起!工作繁忙的我們做得到嗎?若我們可以先從「理解」開始,花點時間了解中英文之間的差異性,理解英文變化的邏輯,再來練習,就會少掉很多摸索時間。
有些同學一定會問我說:哪一種方式才是最好的?依照過去的教學經驗,我覺得一開始先用理解的方式學習到一定的程度時,再搭配著練習跟塑造環境,這樣子進步就會非常的快。

如果你也已經有一點英文基礎(會一點點基本單字),想要搭配練習,也想要替自己營造多一點接觸英文的機會,歡迎大家參加櫻桃的深夜故事課。許多繪本裡含有生活英文用語,簡單好懂,同時又能從繪本當中學到許多思考方式及人生哲理,是學英文最無痛的方式了😁

如果每週五晚上21:30-22:10願意花40分鐘聽一個英文故事,長時間下來的累積,非常驚人的!

文章分類

櫻桃老師Cherry

學習靠理解,英文不打結

👩🏼‍🏫教學經驗2008-迄今
🖥線上英文/各式英文檢定/成人英文
🎖臉書累積學生五星滿分教學評價
🌟自編彩色圖解講義
🌟學習靠理解,英文不打結
🍒斜槓職業:oh卡諮詢師/紫微命理教育

LATEST POSTS